鮑威爾立場趨於鷹派
鮑威爾週三在 芝加哥經濟俱樂部發表演說,演說中多次提到關稅對通膨可能產生的效應。鮑威爾表示,關稅非常可能在短期內造成通膨暫時的上升,也可能有持續的影響,聯準會需要時間來確定「影響程度的大小和時間」。華爾街解讀鮑威爾立場趨於鷹派,加劇了市場的跌勢,S&P 500 大跌 2.24%,終場收盤於 5,270 點。從之前高點 6,147 點計算,市場下跌了 14.3%。
聯準會的政策工具往往可以調節「高失業」或是「高通膨」。但是,聯準會目前面臨的局面是未來「失業率」和「通膨」可能同時上升,造成貨幣政策上的兩難。
一般而言,
如果是需求拉動型(Deman-Pull)的通貨膨脹,如 2022 年疫情期間政府實施了大量的財政刺激計劃,因為需求上升,造成通膨上漲,聯準會往往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,以提高利率來壓制需求,降低消費與投資,造成通膨的緩和。
如果是成本推動型(Cost-Push)的通貨膨脹,聯準會的反應往往較為複雜:
如目前,由於關稅大幅上升,造成零件與產品進口成本提高,進而推高物價,造成需求下降。在通膨仍低的情況下,聯準會可能以降息來避免經濟進入衰退,失業率大幅提高的風險。
但是,前提是供應鏈是否受損。如果供應鏈受到衝擊,因為供應減少,造成通膨上升,聯準會降息有可能造成需求上升,反而加速通膨的提高,這正是聯準會目前考慮的因素,鮑威爾週三的演說基本上說明了聯準會目前面臨的困境。
目前,非農就業人數在前三個月平均每月為 150 K,雖然較去年為低,但由於企業裁員人數降低,新進入勞工市場人數也減少,形成穩定的低失業率。整體而言,勞工市場穩固而均衡,美國經濟依然堅實,勞工市場接近全民就業。
在聯準會還沒有看到需求大幅下降前,鮑威爾顯然把通膨的控制擺在更重要的位置。
今天,Fed Watch Tool 今年降息的預期仍然高達 5 次,分別發生在 5、6、7、10、12 月。但是,如果鮑威爾的說法持續,預計降息的次數會不如預期,除非經濟衰退的跡象出現。